心太软农场

一个让你放 "" 的地方

欢迎来电咨询

15395516398

图片展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作者:合肥心太软家庭农场 浏览: 发表时间:2019-10-10 17:37:46
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基于农业经营主体间充分协作的农业组织和经营模式也不断涌现和层出不穷,尤以订单农业最典型和具有代表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将"订单农业"写入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订单农业即农户根据本身或其所在的专业合作社、乡村组织同农产品购买者之间先行签订订单,然后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成为订单农业的鲜明特征。
订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协议等契约为纽带,有机链接了农业产业链两端和不同经营主体,进而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机互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有机联系,不但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推动农户调整生产结构和分享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市场扩大成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订单农业。我国的订单农业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在农户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纵向合作的形式,不但让农产品销售不再困难,还让农户免去了寻找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受到农户的接受和认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总体来看,我国订单农业的实际履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农户或者企业违反、不遵守合同甚至毁约的事件发生。目前各地订单农业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不甚理想,发展中普遍存在不考虑各种具体模式的形成条件和适用条件的差异而盲目跟风的现象,且纵向主体间对接较随意。
据国家相关部门调研统计显示,实际履行"订单农业"合同的只有20%,违约率非常之高。我国大多数农户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规模小而分散,市场意识和信誉意识也相对薄弱,不注重长远规划和长期利益。当合同价低于市场价时,农户往往按照市场价向其他人卖出农产品。对企业而言,当农产品的合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企业就会面临亏损,因此企业为利益所驱也会发生不遵守合同等违约行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农户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缺乏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户之间建立合作等组织化形式则大大提升了农户的实力,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户合作形式,不但可以让农户在与企业的博弈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还可以推动农户与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关系。
订单农业模式在丰富的农业经营实践中更是产生多种典型形式,如"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公司"等,促成了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具体的运作模式包括:农户、农场与科研、种子生产单位签订合同,依托科研技术服务部门或种子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农户、农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依托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农户、农场与专业批发市场签订合同,依托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农户、农场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农户、农场通过经销公司、经济人、客商签订合同,依托流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等等。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订单农业与互联网逐步进行深度融合,给农业生产销售提供方便,也为农民收益"保驾护航"。随着"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盛行,这一方式也为区域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地方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的订单农业模式解析


文章推荐

联系我们

——

手机:15395516398陈经理

邮箱295964694@qq.com

地址:安徽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霞光  

 

关注我们微信号

——

版权所有:合肥心太软家庭农场    网址:http://www.55farm.com  技术支持 皖ICP备19003208号-2    ICP备19003208号-1 网站地图 

客服中心
热线电话
1507792680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