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她独自一人背负行囊远离家乡在外打拼。4年的漂泊生活,让她心中涌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借助国家惠农政策的东风,苏德年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经营起了家庭农场。
家住南大街街道代家店村徐家槽房组的苏德年,出生于1984年。2008年毕业后,她辗转于贵州、云南两地打工。在异地他乡,苏德年开始羡慕回家做生意的老乡,加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她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于是,2012年,她辞去工作回乡创业。
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苏德年开始学习父亲传授的10年种草莓经验,并在自家承包的3亩土地上尝试种植草莓。在种植之初,由于缺乏种植经验,草莓产量不高,可她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潜下心来更加刻苦专研。
她甚至拿出打工赚来的9000多元的积蓄,去北京学习了无土栽培技术。后来,又到成都、浙江学习了冬草莓的种植技术。学成后,她开始在自家田里搭建简易大棚种植冬草莓。
2013年,她和父亲商量后,决定拿出家里的30万元积蓄,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注册家庭农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她家的农场就流转土地103亩。其中,草莓采摘园73亩,草莓苗圃30亩。
于是,苏德年开始修建大棚种植冬草莓。随着苏德年家种植草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到黄瓜山上采草莓。为了叫响草莓品牌,苏德年注册了“代家店苏草莓”商标。有关部门还为她的农场修建了停车场、生产便道。
如今,苏德年农场不仅掌握了种植草莓的全套技术,培育出的种苗,占据了重庆草莓种植市场50%的份额。
2014年,农场通过销售种苗、盆景及草莓,实现产值128万元,净利润71万元。2014年,农场被评为区级“十佳巾帼家庭农场”,2015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苏德年她还被评为“重庆市农村电商带头人”。
苏德年农场已带动周边25户农户发展种植草莓,每年解决农村劳动力50余人,现如今,农场不仅带动了本地农民就业,还吸引了外地农民包车前来取经。苏德年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农民专家,要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