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年8月27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委办局联合印了了《关于实施家庭
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和带动能力得到巩固提升。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一起,并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而农民合作社前几年发展过快后,出现了不少空壳社、僵尸社等问题不得不清理整顿。家庭农场作为联结带动广大小农户最直接、最有效的纽带,理所当然地被提到了更重要更突出的地位。
家庭农场,顾名思义主要以家庭种养经营为主、以农业种养加为主,规模一般要比普通的家庭小农户大一些,但又比合作社、农业企业要小一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0万个家庭农场进入名录系统。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但是,当前很多人对家庭农场的理解还不是还准确,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桂农通”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点吧:
关于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准确的规定。毕竟,我国南北差异很多,人均土地面积相差很大。
在南方,人均才一亩几分地,而北方人均可以十几亩甚至几百亩地,全国要想统一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确实不现实,也没办法统一。
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各地不能一刀切,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总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或是城镇化居民平均水平以上的,就可以了。这就叫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广西融水的家庭农场发展石斛种植。
比如,对于种粮农户来说,如果种植面积偏大,就很容易造成管理粗放,带来的是单产的降低,总产降低,收益也降低。
但如果种粮的规模偏小,虽然管理水平跟上来了,单产不降了,总体收益却减少,这就无法保证家庭的总体收入。
家庭农场的规模过小,就属于传统的小农户经营;规模过大了,家里的劳动力就不够用要请更多的人,管理难度也增加了,各种投入成本也要增多了,收益利润反而可能降了。
针对这一状况,有关部门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原则,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到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家庭农户(农场),要给予重点扶持。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广西融安的家庭农场在采收双季葡萄。
即所谓家庭农场,就是要适度规模经营的农场。家庭农场有两大特征,一是家庭,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二是从事农业种养业或加工业。
在一个家庭,一般来说夫妻两人就是主要劳动力,不需要请工雇工。但家庭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后,将不再是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劳作来获得收入,而是靠技术、管理、设备来提高产出与效益。
因此,强调家庭主要由家庭成员经营没有错,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家庭农场也可以雇请周边的农民来打工,特别是需要集中时间施肥用药、作物的收获等,为了不耽误农时,适当雇请临时、短时的工人是必要的。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山东的玫瑰花家庭农场在收获不折玫瑰花。
家庭农场不是企业,也不是工厂,它的基本特征是有雇工,从事农业,并且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农业问题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具备了这三个基本特征,都可以算作家庭农场。
在中国,取消公社制后的分田到户后,各地的农业大多都是小农户的分散经营,一家一户的种养规模很小,也不太规范。中国的农业要实行现代化,经营形式必须要更进步。
因此,国家在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与引导一部分农村家庭通过流转出租或转让的方式,将承包地适当集中到一个农户中成方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这一做法,土地虽然集中了,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保持原有农户承包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土地是集体所有不变,集体与原来的承包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
从这一点上看,这与外国的土地私有化的农场不同,也不会动摇我国现有的农村经营体制。
而流转出租了土地经营权给家庭农场后的农户,既获利了租地收入,又可以打出打工,可以从事其他第二、第三产业,也可以就地受雇为农场打工,并不影响谋生。
而家庭农场在一定的经营规模下,可以使用农业机械,可以雇佣其他人来统一进行规范标准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工作,这才是现代农业的做法。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家庭农场3个误区:规模多大?要不要雇工?与家庭承包矛盾?
因此,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与家庭承包土地,是一个互相促进、实现互补的事物,不仅不会影响家庭继续保持土地的承包关系,反而可以脱离承包地从事更多更赚钱的职业,获取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