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云是一个80后,他出生于1987年。2010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单位干了段时间,觉得工作平淡枯燥,就辞职回乡。
2013年9月份,他注册了嘉禾家庭农场,和父母亲、妻子一起,开始了自己的农村创业之路。
“你要是双休日过来就不是这种景象了,这里热闹得很,每天城里开过来的私家车都有七八十辆,队伍都要排到大门口了。”嘉禾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桂云,用手指着石子路尽头的入口说。
城里来的游客大部分是一家三口,也有好朋友结伴来的,他们在这里钓钓鱼、打打牌、吃吃农家菜,临走再带点草鸡和蔬菜。光农家菜这一块,嘉禾农场一年就能做到200多万元的生意。
这里的的农家菜餐厅就建在一座鱼塘的上边,是一排造型古朴的小木屋,走廊里挂着成排的红灯笼。走廊尽头的厨房里支着几口土灶大锅,看上去乡土味十足。
农家菜只是嘉禾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之一。看农场的营业执照,上面登记的经营项目还包括:水产养殖、销售;苗木、花卉、盆景种植、销售;蔬菜瓜果种植、销售等。农场主桂云说,一年营业收入全部加起来,至少有五六百万元。
而在另一处鱼塘边,两名工人正分别开着挖掘机和小拖拉机在整理塘埂。通往鱼塘的道路两侧,是很多刚移栽不久的桂花树。
以前农场这个地方是低洼地,要全部建好还得投入不少钱,他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鱼塘里养鱼,塘埂上种树,树林下养鸡,游客来了吃、游、玩、购、采摘、休闲都能得到满足。
他的父母此前也一直在从事农业经营,搞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这方面家里有些底子。不过,以前主要是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注册了家庭农场,一共租了170亩地,两代人一起创业,对外开展业务、谈生意比过去方便多了,越干越觉得有奔头。
桂存道很自豪地介绍起农场的水产养殖情况。“不仅是我们自己发展,我们还可以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桂存道指着眼前的鱼塘说:“你看,我这好几个鱼塘里都养殖了新引进的台湾大泥鳅,抗病性强,产量高,每亩塘能产5000到7000斤,每斤能卖到18到20元。等养殖成功了,周边农户都可以过来学习跟着养,大家一起致富。”
现在他们一家人经营着这个农场,不但让自己致富,也让周边的农户一起致富。
桂云觉得是这种家庭农场的模式让他取得今天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