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有机农业,还是鸭稻共生等循环农业模式,其实还是传统农业。借助传统农业+新商业思维或玩法可能打破行业僵局。
梁铭义远有机农场借助日本六产模式实现有机农场的再造和创新,我们逐步来分析下:
1、商业模式再造:卖生活方式和体验
传统的农业还是围绕着“农产品”,以农产品为重点进行,用买卖的方式实现价值。但新农业必须要跳出农产品思维,比如:卖生活方式和体验。
梁铭把自己服装品牌定位与有机农场的品牌定位相结合,都以“生活方式和体验”为切入点实现品牌的价值。
比如,梁铭借助高端服装店、亲子活动、有机餐厅等3个场景的方式实现农产品销售和农业品牌的打造,此举改变传统农产品买卖的商业模式,而且凭借消费体验获得价值。
2、消费场景再造:用场景拉近消费者
农产品消费场景和渠道通路无非家庭、商超、菜市场等。如何与现代生活结合,因此农产品消费或将要发生巨大的颠覆性改变。
梁铭借助有机农场开辟了2个农产品消费场景:
1)高端服装店:在高端服装店开辟有机农产品专卖。
比如,在儿童生活方式品牌Mitti专卖店,陈列了义远有机农场种植生产的有机农产品,其中包括有机米、各色蔬菜干和芳草茶,都是“义远集”的明星单品。
这里可以把高端消费人群吸引到有机农产品销售或者把品牌服装店当做一个引流的工具,目的是带动有机农场的销售。
2)市集:义远市集,各种各样的有机食材应有尽有。比如,鸭稻米、宝宝米、菜干、各色蜂蜜、酒品等等有检查的产品。
3)有机餐厅:满足游客对有机农产品的餐饮需求。这类的美食也大部分来自有机农场或者游客自己采摘的。
3、经营模式:体验式消费
当今最实用的经营模式:体验式消费。
梁铭的有机农场基本上是学习日本的有机农场操作方法,关注人心与人性。梁铭的有机农场会员都会进行体验活动,现场参与农事体验,以体验模式将有机概念带入生活。
比如,有机农场定期举办插秧活动、采摘和农活体验、课程和知识讲座等体验活动帮助家长孩子认知农业、提高学习乐趣。
04
总结
纵览这几年有机农业的发展脉络其实有2个方面:
1、卖产品为主
90%的有机农业的经营者堵在围绕着“卖产品”,及时在渠道商上可能从餐厅的农批渠道走向商超、互联网渠道。
可以说,这样经营有机农业还不能脱离传统农业。其实,有机农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生产模式。
因此,有机农业应该放弃“卖产品”的思路。
2、以社群营销为主
在有机食品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有机面积耕种国,中国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世界有机行业中,中国是重要的助推力量。
但,中国有机农业群体依然是小众。因此,有机农业经营者都采用社群营销为主渠道,用社群的力量降低用户获取和经营成本。
然而,商业模式上依然没有跳出来。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观念已经发展成个性化、自我精神、享乐主义等特征。
因此,我个人认为有机农业未来在商业模式将会有3个趋势:
1、卖标品:弱化有机农产品,强化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的出路不再农产品,而是食品。尤其是精深加工食品。通过精深加工可以提升有机农产品的溢价,还可以实现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
另外,未来有机农业还将会出现产加销一体化的公司,而不是简单基地模式。
2、卖生活方式:由农业走向生活休闲
有机农业的核心是“生活方式”,因此,有机农业不再是围绕着“农业与自然”,而是围绕着“人与自然”。
未来的有机农业将从人的需求出发,不仅仅解决人食物的刚需,还将满足人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生活休闲将会成为有机农业的核心内容。
3、卖体验:体验式营销成为有机农业的核心营销
刚刚提到有机农业是生活方式,因此,体验将会成为有机农业经营中核心要素。
其中,体验包括用户或消费者农事体验,亲力亲为、农事活动等等消费体验活动,从而提高人与自然互知互信、和谐共融。
最后总结一下:经营有机农业应该跳出传统思维,借助新模式、新商业改变有机农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当然,核心还是利用跨界的方式帮助有机农业溢价,走出差异化的商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