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名言: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佚名
看三农日报,发现更大的产业!
「要闻」
1、农业农村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坚持延包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发布,明确了长久不变的政策内涵,归纳起来就是“两不变、一稳定”: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长久不变,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土地所有权、集体成员平等享有土地承包权;保持农户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长久不变,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集体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剥夺和非法限制;保持农户承包地稳定,农民家庭是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发包方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不得违法调整其承包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应坚持延包原则,不得将承包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
《意见》又进一步做了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这是实行“长久不变”的重大举措,也是具体体现。
2、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中国奶业质量报告》
11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19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乳蛋白、乳脂肪等营养指标和菌落总数等卫生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0年达到100%。
据介绍,我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已经连续10年组织实施,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业农村部表示,未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努力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提高生鲜乳质量“产出来”的水平。
「地方大动作」
3、重庆市拟立法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农业机械融资租赁业务
11月26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审议了《重庆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修订草案)》,修订草案提出,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购置农业机械信贷服务和农业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对农民和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保险制度,将农业机械保险纳入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各类保险机构研究开发适合本市农业机械特点的保险产品。
4、河北省出台《特色种业发展推进方案》
日前,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切实推进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该省制定了《特色种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指出到2022年,做大做强10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种业,其中节水小麦和强筋小麦、谷子、马铃薯、鲜食玉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甘薯、食用菌、中药材、瓜菜种苗达到国内先进;初步建立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产业新势力」
5、报告:农业经理人预估超286万人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农业经理人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按每经营主体配置1人测算,农业经理人从业人员预估超过286万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乡镇和村组。
从发展趋势来看,《报告》指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发展。预计未来5年中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0万左右。
6、数据显示:我国蜜蜂产品居世界前列
我国是世界蜜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群规模约920万群,占世界蜂群总数的13%。其中,西方蜜蜂约600万群,中华蜜蜂约320万群。2018年,我国蜂蜜产量约54.25万吨,蜂王浆产量约2820吨,蜂胶毛胶产量约700吨。蜜蜂产品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7、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基本规律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基本规律。美国农业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2%左右,但为农业提供服务,如农机作业、产品加工、运输,以及供销、仓储、市场信息等服务的人数却占整个劳动人口的10%以上,大大超过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
在我国,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业态,近年来颇为流行。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面积为13.84亿亩次,比上年增加52.7%,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服务组织数量37万个,服务对象4630.17万个,其中小农户4194.37万户,占服务对象总数的91%,并涌现出多种服务模式。
8、数据显示:生鲜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的渗透率已从2009年的0.1%提高至了3.7%。然而,尽管生鲜电商的渗透率正在不断攀升,但是相对其他品类产品,生鲜电商渗透率仍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例如,电子消费、消费电器、服饰及鞋类以及美容与个人护理的电商渗透率均超过了25%,远远高于生鲜电商。可见,生鲜电商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9、数据显示:现代农业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
目前,我国农村有9亿人口,占据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7亿占产业总人口50%。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2018年增加到470多公斤,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科技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达到了60%。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农产业及食品总规模为9.3万亿,农资总市场为2.2万亿。201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2万亿(其中电商13亿)),农业产业链占据了半壁江山。超过10万亿的农业市场规模下,预计其现代农业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别。
10、小农户发展机遇:定制农业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小农户开始从事“定制农业”。
一直以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都是随行就市,由于市场行情变幻莫测,大多增产却不一定增收。而私人订制则不同,它类似于“量身订制”的市场经济模式,没有太大的经济风险,也不会出现农产品滞销的情况,这样就实现了农产品从传统的自产自销到产品订制、定向销售的转变,也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了道路。
而且,农产品经过农户、批发市场、零售商等多种“手续”,再到买家手中,其中仅在管理和摊位费上就多消耗了许多。产品的新鲜度也大打折扣。而“定制农业”,就能免去其中的步骤,订单式种植,农户也避免了产品滞销。
并且,小农户规模小,管理可以更加精细,进行差别化的种植,买家更愿意多花钱定制食物。因此,小农户更加适合“私人定制”的销售模式。
11、报告:立体化农业资源监测系统将构建完成
《报告》展望了未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随着遥感监测、物联网、5G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天空地”一体化的立体化农业资源监测系统将构建完成,国家宏观监测、预警、服务和宏观决策能力将有大幅度提升。数字化技术打通数据链、重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数据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将跨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