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太软农场

一个让你放 "" 的地方

欢迎来电咨询

15395516398

图片展示

合肥第六产业

作者:合肥心太软家庭农场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1-28 13:46:49

民建安徽省委:聚焦“第六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民建安徽省委:聚焦“第六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民建安徽省委

“第六产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发挥了“1+2+3”的协同共振效应和“1×2×3”的价值放大效应。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六产业”发展,实施了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第六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第六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不够,缺乏专项措施和配套政策;二是投资主体管理经验不足,存在一拥而上、盲目贪大求快的现象;三是项目多数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摘农家果”的低层次,同质化现象严重;四是产业融合大多处于“跨二进三”状态,产品以“原地号”“初字号”居多等。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多层次“推”。“第六产业”涉及多个部门、多项政策,把工作“统”起来、“推”下去是前提条件。建议将“第六产业”作为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重要内容,列入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并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培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指导市县编制“第六产业”专项规划,将“第六产业”与特色小镇、乡村振兴融合谋划,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范畴,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成熟的机制、优惠的政策和产业集聚的基础,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同步”。

民建安徽省委:聚焦“第六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二是多渠道“育”。依托美丽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等,培育发展一批“第六产业”项目。一要围绕地缘优势新建一批。在城市周边区域,挖掘山水、田园、村落、农业资源,重点发展集农业生产加工、农事体验、农家风情、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第六产业”项目。二要围绕现有园区改建一批。选择一些有优势、有规模的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推介农业创意精品、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打造美丽田园社区,提升成为“第六产业”项目。三要围绕特色产业共建一批。以现有特色产业为主线,通过“接二连三”和产业链前延后伸,重点发展育种繁种、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标准化生产等类型三产融合的“第六产业”项目,推动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服务”转变。四要围绕沉淀项目翻建一批。对因资金链断裂、产品销路不畅等原因,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停产的“第六产业”项目,积极引入农业开发企业,盘活资源、转型升级。

三是多举措“帮”。要用工业思维办农业,像帮扶企业那样扶持“第六产业”发展。建议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方式盘活的建设用地指标,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第六产业”项目发展。集中部门资源,整合涉农项目,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款专用、各负其责、各计其功、成果共享”的办法进行扶持,保护投资主体的农业情怀。适度提高各级农担资本金放大倍数,畅通信贷推荐渠道,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第六产业”项目提供贷款。引导安徽农业大学等在皖高校等直接参与、全程支持“第六产业”发展,鼓励投资主体与大院大所进行合作。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对“第六产业”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培养、引进进行定向奖补,定期组织开展经营管理等方面专题培训,提升能力水平。

民建安徽省委:聚焦“第六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四是多方位“创”。一要创精品,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根据调研了解,“第六产业”项目流转土地在500-1000亩为宜。要结合地域产业布局,实行差异化发展,强化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二要创联合体,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权、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第六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三要创品牌,引导投资主体与品牌运营团队合作,策划好品牌定位、渠道构建、传播策略等,打造 “皖字号”“第六产业”龙头企业。四要创网红地,充分发挥“第六产业”环境好、乡情浓的优势,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携程等电商企业合作,打造直播基地,捧红几个本土网红,带火一批网红农业综合体。


文章推荐

联系我们

——

手机:15395516398陈经理

邮箱295964694@qq.com

地址:安徽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霞光  

 

关注我们微信号

——

版权所有:合肥心太软家庭农场    网址:http://www.55farm.com  技术支持 皖ICP备19003208号-2    ICP备19003208号-1 网站地图 

客服中心
热线电话
1507792680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